江西萬佛牆:日本火葬場供不應求,遺體酒店應運而生

  在日本大阪(日本人口第三大城市)Relation酒店一間風格儉樸的房間內,簡單地擺放着兩張牀,牆上裝着平板電視,浴室裏提供有塑料包裝的杯子和牙刷。穿過大廳,便是安放着逝者遺體的房間。
  
  喪親家族和逝者的退房時間一般在下午三點之前。
  
  Relation酒店也便是日本人所說的“遺體酒店”。大約有一半的房間安放着小型靈壇和專爲承託棺木而規劃的狹長平臺。一些房間還配有可調控溫度的棺木,上面裝有通明的蓋子以便哀悼者仰視逝者遺容。
  
  這類酒店的房間一半用作太平間,一半用作旅館。在日本人口老齡化加重,社區人際關係淡化,火葬場面臨直線上升的死亡人數求過於供的佈景下,這樣的酒店應運而生,爲日本蓬勃發展的殯葬業服務,成爲傳統大型葬禮的一種替代挑選。
  
  按傳統,日本家庭會將逝者遺體從醫院帶回家,守靈一晚,第二天一早在鄰居、搭檔和朋友的陪伴下參加葬禮典禮。當天下午,將遺體送到火葬場火化。
  
  現在,隨着日本社會鄰裏關係的淡化,過去觸動整個社區的葬禮正逐漸縮小到只要中心家庭成員參加其中。與此同時,日本社會正在快速進入老齡化時代,每年死亡人數加快上漲,以至於逝者親屬有時候需求等上好幾天,才能將逝者送去火化。
  
  遺體酒店的出現處理了燃眉之急 - 在等候火葬期間,可以用較低的費用在這裏安放遺體,同時也能在這裏以較低的費用舉行小型守夜和葬禮典禮,省去在家中籌辦的繁瑣。
  
  日本環境省官員大田宏泄漏說,在城市裏“火葬服務底子求過於供”。日本大約有5100家火葬場,但在東京這個人口1300萬的城市裏卻只要26家。
  
  大田先生說:“對火葬的需求只要等到嬰兒潮一代都去世後纔會停止增加。”
  
  日本也有殯葬業,這個行業隨着人們從鄉村遷移到城市而逐漸發展起來,但這個行業開始逐漸面臨窘境,在高樓樹立的城市中不可能火化遺體。在這種景象下,日本的殯葬業走向了大型集團化,葬禮舉行得越來越精美,可現在這種趨勢發展得有點過了頭。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時期,日本的葬禮常常有向他人誇耀的成分,因爲人們很介意他人怎麼看待自己。”榜首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小谷綠這樣說道(榜首生命爲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但現在,鄰裏交流越來越少,所以人們不再有誇耀的必要,也無需介意他人怎麼看待自己。”
  
  挑選遺體酒店的家庭要麼期望葬禮從簡,要麼乾脆計劃省去葬禮。據小谷女士泄漏,在東京地區,約有30%的逝者家庭並沒有舉行葬禮,這個比例與十年前比較增加了10%。
  
  火葬完成後,在墓園進行安葬典禮前,家族會將骨灰在家裏保存49天。佛教傳統上相信在第49天,逝者能夠完成輪迴轉世。
  
  以上內容由江西萬佛牆-BOB客户端苹果金屬設備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