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龕之美

  “龕,受也。”即容納、盛受之意。佛教傳入中國後,龕又指掘鑿巖崖爲室,安頓佛像之所。佛龕,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閣子,一般爲木製。
  
  我國對於龕、香爐等小物品,通常是用小型房屋來解決造型題目,這是一種習慣,也是有將小物大作的意思,顯得格外精巧。
  
  在清宮中佛龕不僅以“房屋”造型佔很大比例,其中又以模擬官式建築者爲大宗,如宮殿式龕、樓閣式龕、亭式龕和各式塔龕等。清宮佛龕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其本身是建築的某個種別,更重要的是因爲中國古代建築多爲木製,難以長期保留,因此佛龕作爲建築縮影的價值就更顯貴重。
  
  在清宮佛堂的顯要位置,通常放置仿宮殿樣式並完全按照實體比例微縮製成的佛龕。上爲屋頂,常刻有鬥拱,中爲柱身,內供佛像;下爲基座,常用須彌座。其間每個細節並非隨意設計,而是具有強烈的倫理特徵,體現着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軌制。如屋頂的式樣、裝飾物走獸的數目以及鬥拱、彩畫紋樣等,都有嚴格劃定。
  
  除了宮殿式供龕之外,故宮中數目居衆、樣式頗多的是仿宗教建築造型供龕,其中又以塔式供龕最爲惹人注目。塔是隨佛教而傳入我國的一種建築類型,清宮造辦處的工匠從歷史文獻、壁畫、石刻中汲取豐碩的營養,所制塔龕樣式除傳統的樓閣式、重檐式等外,還有很多大膽勇敢變體以及結合體式,其中最具清宮特色的是“三塔龕”和“五塔龕”,綜合了漢藏兩地的典型建築,頂部排列三尊或五尊喇嘛合歡塔,代表“三世佛”或“五佛五智”之意。
  
  此外,還有類似僧人苦修的“草廬”式龕,有些甚至還變幻出蓮蓬的形狀,專家稱其創作靈感可能來自石窟壁畫或西藏唐卡。總之,宮廷工匠利用其高超技藝,將各地宗教建築的代表性特徵濃縮到宮中的佛堂之中。
  
  仿園林式建築造型的佛龕也很常見。其中的點睛之作便是亭式龕,其寫意手法極盡想象與創造之能事,成爲清宮供龕中最富變化和觀賞性的樣式。仿亭式造型供龕又分爲圓亭式、四方亭式、長方亭式以及四角、六角、八角亭式等。其頂部的變化最爲豐碩多彩,有歇山、懸山、攢尖、盝頂等,一些飛檐設計更是變幻奇突,輕盈美妙。
  
  除上述造型外,還有仿傳統器物造型的供龕。如屏風式龕,靈感來自西藏唐卡的“漆泥子佛掛屏龕”則是獨具清宮特色的裝飾屏風。這種形式後來還被發展爲全部以無量壽佛爲主題的掛屏式龕,作爲皇太後或天子的祝壽之器。
  
  此外,葫蘆形龕也是清宮佛堂的常見供龕樣式,它以葫蘆及其變體爲載體,內供佛像常以3、6、9或9的倍數爲一組泛起。之所以選用葫蘆形,是由於傳統以爲葫蘆多籽,藤蔓綿延不絕,象徵子孫繁衍,生生不息。此外葫蘆還因“福祿”的諧音成爲“福祿萬代”的吉利物,因此在清宮中有大量器物選用葫蘆造型。令人驚異的是,這種造型被供龕製作者採用,而且供奉的是藏傳佛教尊神,剛好表明了清朝諸帝以爲的儒、釋、道三教“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的觀念。